一些武将描述用语科普(v1.72)
Fox ⑧
发布于 2024-02-02 19:42
(管理看到不打算置个顶吗qwq)

为什么要写这些?
1.官方存在部分定义,现有纸面规则(如规则集)未收录,导致玩家在理解上存在障碍。
2.存在大量简化描述法,在官方与民间大量存在,已经抹除争议。(潜规则)
3.我的观点:描述是给人看的,因此写描述虽然不需要像程序员一样地规整,但必须让看描述的人在阅读后只能理解为一个意思。
一、一些定义
1.伤害类牌:
效果中包含造成伤害的非延时类牌。(剔除【闪电】)
理由:无名杀采用此定义,且手杀武将“曹婴”也遵守此定义
2.“并”:
“并”前后的两个事件先后发生,能否执行有两种情况:
①很明显的消耗–选择角色类描述(如华佗〖青囊〗和貂蝉〖离间〗):
发动时,必须同时满足代价可以支付和角色可以选择两个条件,否则无法发动
也就是说,a并b,a和b两个事件此时都要是可执行的,比如貂蝉发动技能时,程序设计上同时选择弃置的牌和两名角色。
②除了①以外的情况:
举例:弃一张牌并摸一张牌
这类情况,后一项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可执行的,因此只要前一项可执行,就可以发动。
3.造成过伤害(次数/点数):
指在某段时间造成过的、未被防止的伤害事件的次数或点数
理由:实际上的武将都是这么计数
二、一些简化描述或别称
1.造成/受到伤害视为失去体力
在“伤害结算开始前”(或“造成伤害前”,同一时机的两种叫法),防止此伤害,然后受伤角色失去等量体力。
理由:无名杀与狗卡官方的实际做法
2. …牌不可被…角色响应
这种牌被使用时,引入延时效果:令这些角色不能响应此牌
不能响应某种牌,即不生成相应的“需要使用/打出牌”时机,是一种“状态”
理由:虽然显得多此一举,但实际上是无名杀与狗卡官方的实际做法,成为了惯例
3. 结束阶段:
就是“结束阶段开始时”
目前不论是规则集还是无名杀代码,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“结束阶段”发动的技能,都是“结束阶段开始时”
4. …手牌均视为…(牌名)
符合条件的牌只能当做对应牌名的转化牌使用
且牌名在手牌中被考察时,视为对应的牌名
理由:实际上大量使用的用法,但不建议过多使用
5. 你造成/受到伤害+1(-1)
所有加伤、减伤时机均发生在造成/受到伤害时。
理由:大量使用
三、一些规则集提法,但实际上发生了改变
1.回合开始后①②
→回合开始前、回合开始时
其中,回合开始前是检测翻面状态的时机
理由:目前不论是官方,还是民间DIY,都是以这两种时机描述。
2.回合结束前①~⑦
→回合结束时、回合结束后
规则集中,有的武将的技能分布在这些时机上,但无名杀和狗卡实际做法中(包括描述和代码),合并成了这两个时机。
其中,在无名杀,“回合结束后”和下回合“回合开始前”没有当前回合角色,属于同一个“无主回合”之内,也就是说,一些“每回合限一次”的触发技,可以做到所谓“两回合内发动三次”。
但这两个时机,在三国杀移动版和OL官方中,存在当前回合角色,而且在判定当前回合角色、“每回合限一次”的技能能否发动等问题上,因武将的不同而不同(即使相关描述完全相同),实际上相当混乱,多重标准。
四、部分使用较为广泛的贴吧描述或民间描述
见于三国杀DIY吧,和其他民间DIY场合,被较多DIY圈内人使用,使用时注意环境,有许多非DIY圈的频友不喜欢或看不懂此类描述。
1.阶段技:拥有这个标签的技能,相当于添加描述“出牌阶段限一次”。
2.回合技:拥有这个标签的技能,相当于添加描述“每回合限一次”。
3.轮次技:拥有这个标签的技能,相当于添加描述“每轮限一次”。
4.上述技能标签加(n):限制次数改为n次
5. 即时牌
即除延时性牌和装备牌以外的所有牌,官方牌堆下等价于基本牌和普通锦囊牌
6.中央区:即本回合进入弃牌堆的牌所在的区域,认为是弃牌堆的一部分。
7.明置/暗置
手牌被明置即令其长期正面朝上,反之为暗置。
和横置与重置一样,你无法明置已经被明置的手牌,暗置同理。
被其他角色操作时,分为明置和暗置的手牌。
(此机制在无名杀已实装)
五、部分官方新机制或简写科普
1. 使命技
分为三个部分
①(主技能)…时,你可以…
②成功:…时,若…,则…
③失败:…时,若…,则…
三个部分不需要都具备
①为你可以使用的技能效果
触发②③中的一个,执行对应效果后,整个技能失效
2. 背水(手杀)
示例:你可以选择一项:
①…②…(③)背水:…
若选择③,则依次可以执行前面所有选项(①②),然后执行③背水效果。
3. 施法(手杀繁体)
示例:出牌阶段限一次,你可以施法:…(效果,且描述中包含X)
触发技能时不执行对应效果,而是任意指定X的值(默认是1、2、3中的一个),然后令T=X作为计时,一名角色的回合结束时,T减去1,然后若减到了0,就执行对应效果。
在施法效果执行之前,你不能发动该施法技能。
4. 妄行 (手杀繁体)
示例:妄行:出牌阶段限一次,你可以…(描述包含X)
即发动技能时,任意指定X为1~4,回合结束时弃置X张牌,否则失去一点体力上限。
5. 摧坚(手杀繁体)
示例:摧坚:你可以选择一项:①…②…③…(描述中包含X)
即:每回合限一次,你使用伤害类牌指定目标时(后?),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目标,执行其中的一项,其中X为所选角色的技能数量。
6. 韵律技(小程序)
示例:出牌阶段限一次,你可以平:…,仄:…,转韵:…
解释:类似于转换技,默认为写在前面的状态,但是,只有满足转韵的条件才会切换状态,且切换状态后重置技能使用次数。
7. 蓄力技(手杀)
示例:蓄力技(1/4)…
释义:表示你初始的蓄力点数为1,最多拥有4个蓄力点。技能的一些操作需要消耗蓄力点,一些操作能够回复蓄力点。
如果一名角色有两个蓄力技(1/4)(2/8),则该角色入场时,蓄力点为(3/12),所有蓄力技共用
8. 护甲(手杀)
释义:护甲能帮你抵挡伤害,具体来说,你因受到伤害而扣减体力的事件改为失去等量护甲。
因受到伤害而扣减护甲会触发卖血技。
9. 宗族技(OL)
释义:只是一个技能标签,在“士族门阀”的武将中,同属于一个宗族的武将拥有同一个宗族技。
此类技能中会出现“同族角色”,且非“士族门阀”武将也可能被判定为同族角色(即使是没有同名的“士族门阀”武将,如吴懿)
如:所有颍川荀氏的宗族篇武将都有宗族技〖蹈节〗,族吴苋可以对吴懿发动宗族技,即使目前没有“族吴懿”。
10. 谋弈(手杀)
示例:你可以与其“谋弈”:
癫狂屠戮:…
万军取首:…
释义:你选择其中的一项,同时对方选择阻止你执行其中一项,然后若你的操作不被阻止,你执行该操作,或者根据双方选择的情况执行后续效果。
11. 多人同时拼点(海外)
示例:你可以用一张牌与至多3名其他角色同时拼点…
与王朗拼点不同,拼点只发生一次,所有人同时亮出拼点牌,赢家只有点数唯一最大的一方。
小程序中的“逐鹿”也是同样的机理
DIY圈子中常称为“共同拼点”
12. 游击(海外)
示例:你可以展示一名角色的一张牌。
游击:对其造成1点伤害。
释义:技能发动时,若你不在技能目标的攻击范围内但技能目标在你的攻击范围内时,你可以发动额外效果。
13.搏击(海外)
示例:结束阶段,你可以选择一名其他角色,并依次使用牌堆顶3张牌中的【杀】。
搏击:依次使用牌堆顶3张牌中的锦囊牌。
释义:技能发动时,若你在技能目标的攻击范围内且技能目标在你的攻击范围内时,你可以发动额外效果。
14.昂扬技(海外)
出牌阶段,你可以…
昂扬(激昂):6张牌进入弃牌堆
昂扬技发动后不可再次发动,除非昂扬(或激昂)后面的事件发生。
例子中的技能发动时,此技能失效,直到6张牌进入了弃牌堆。
15. 将手牌调整至…
意思是:将手牌摸至或弃至
16.将体力值调整至…(从十周年开始)
直接改变体力值,不生成任何事件,且不触发任何技能
17. 押韵(十周年李白)
示例:若此牌与上一张你使用的牌“押韵”,你摸一张牌。
如:过河拆桥(ao),古锭刀(ao)
押韵也就是两张牌牌名的最后一个字韵尾相等,且自己可以与自己押韵
有人出过官方牌之间的押韵关系表,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。
18.议事(江山如故)
示例:…你可以令其他角色“议事”:
若结果为红色…,则…
然后可以对一名意见不同的角色造成1点伤害。
不能令没有手牌的角色参与议事
参与议事的角色各展示一张手牌,若红色牌占多数,则结果为红色,黑色同理。
若两者数量相同,或其他结果,则该议事没有结果。
展示相同颜色牌的角色“意见相同”
展示不同颜色牌的角色“意见不同”
19.复制(武庙诸葛亮)
释义:从游戏外获得一张牌,这张牌的一切牌面信息(包括花色、点数等)与被复制的牌相同。
20.不计入距离关系和座次的计算(江山如故)
所有涉及距离和座次的效果均不能对其发动,所有有距离和攻击范围限制的牌都不能对其使用
21.蓄谋(江山如故)
将一张手牌扣置于判定区内(牌面信息仅对你可见)。
判定阶段开始时,若你的判定区内有蓄谋牌,你按置入顺序(后置入的先处理)依次处理蓄谋牌:
1.使用此蓄谋牌,然后此阶段你不能再使用此牌名的牌;
2.将你判定区内所有蓄谋牌置入弃牌堆。
六、官方使用量较少,不建议使用的描述
1. (大小)关系 (仅见于十周年公孙度)
示例:手牌数和体力值的关系不同/相同
认为这样的关系有三种:
大于、小于或等于
即示例描述中,手牌数等于体力值的角色,其大小关系和大于、小于的均不同
本文案未来更改方式:(V1.0后)
1.添加:根据我的灵感和频友的意见手动添加
2.修改和删除:
①频友提出修改方案,若并非明显没有争议的情况,则制定公投,并将公投纳入修改的考虑范围
②部分显而易见的错误
若版本号变动为0.1以上,且改动点明确,则另外发布修正案。
全部评论(4)